科创板走过五年发展历程,硬科技定位越来越清晰配资股票开户,并集结了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这让坚守硬科技赛道的投资机构信心越来越强。
“这五年最大的感受是,国内硬科技的投资环境从以前的类似‘极夜’逐步走向‘极昼’,硬科技投资从无人问津到行业主流。”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称,科创板设立之后,数量众多的投资机构调整“航向”,从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的投资布局转向以科技投资为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创板对整个创投行业都带来了非常重大的改变。”米磊说。
科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资本的支持,PE/VC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投资硬科技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懂商业,还要懂技术。在米磊看来,硬科技投资真正符合“投早、投小”的理念,但硬科技投资也是一条长周期、高风险、大投入的赛道,陪伴硬科技企业成长需要更多耐心。
“目前国内愿意早期介入、长期陪伴硬科技企业成长的投资机构,数量依旧有限。”他也提到,这与投资人对投资周期的把控、机构的耐心,以及LP的要求有关。
投资机构如何坚持长期投资?如何当好耐心资本?
“就像雨水多了,森林里的生态会发生变化,植被也就生长得茂盛。投资机构的成长,一定是在市场中锻炼出来的。”米磊说,创投机构的发展和活跃有赖于政策和投资环境的扶持。市场有充足的“活水”,慢慢地就会有一批专业的投资机构成长起来。
过去一年,伴随IPO收紧,一级市场退出渠道收窄,股权投资机构进入低迷时刻。不过,今年6月以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IPO陆续恢复,同时,创投领域迎来政策“甘霖”,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创投17条”,明确壮大“耐心资本”、缓解“退出难”。
硬科技投资从冷清到风口
到今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满五周年。经过五年发展,科创板已经成长为拥有570余家上市公司、5万亿市值的重要市场板块。
到今年4月底,中科创星投资孵化了超过470家硬科技企业,也拿下科创板IPO项目。2022年底,源杰科技登陆科创板,中科创星在2019年以领投方的身份参与了该公司融资。
“源杰科技的成功上市证明了我们判断的方向是对的。”米磊说,包括光芯片在内的“硬科技”走入更主流视野。
在此之前,自2013年创立中科创星,近十年间,米磊感受过硬科技投资被当作“非主流”的时刻,也体会到“硬科技”从冷清到风口的转变。
米磊与“硬科技”打交道有二十年了。从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开始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工作,后又在该所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负责推动科研技术产业化。
2010年,米磊提出“硬科技”理念,以区别于当时备受投资机构欢迎的“模式创新”,被认为是国内最早提出“硬科技”理念的人。他说,最初的想法是呼吁社会关注并将资金投入到真正底层的关键核心技术中来。
这之后,米磊从科研圈逐渐踏入“科研+投资”行列,2013年作为创始合伙人创立中科创星,是国内首家专注于硬科技领域投资孵化的机构。
彼时,硬科技概念在国内尚无人问津,投资硬科技被认为在“啃硬骨头”。不过,中科创星接连布局了多个赛道————2013年开始布局光子技术,2014年投资光电芯片和半导体,2015年-2016年投资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2017年新能源,2018年量子计算、2019年大模型、2022年可控核聚变、2023年低空经济……
但米磊回忆起来,早些年出去和别人谈硬科技投资“是会被笑话的”。
“大概2017年之前,说要投芯片,别人觉得不挣钱、周期又长,当时投硬科技在投资圈是非主流,募资很难,没有人会给你投资。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困境。”他说。
又过了一两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伴随科创板在2018年宣布设立并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硬科技”开始走向前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到了2018年、2019年,国内开始重视‘硬科技’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硬科技’、核心技术。”米磊说,长期以来,技术的重要性在投资界被忽略,技术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他认为,随着科创板设立,硬科技对产业创新的推动、对经济转型的贡献,以及其重要的社会价值,都逐步被挖掘和重视。
投资硬科技要有足够耐心
硬科技,在近五年来都是科创板最亮眼的名片之一。今年6月,随着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的出台,科创板新一轮改革拉开帷幕。
米磊认为,近两年,市场对于科创板“硬科技”的理解不断加深,“硬科技”的上市标准也越来越细化,总体来看,标准在逐步提高。
对于改革参与者投资机构和投行而言,还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摆在眼前——如何深刻理解“硬科技”的内涵和特征?如何识别、筛选出真正的“硬科技”企业,并且长期陪伴这类企业成长?
近几年,投资硬科技已成为一级市场共识,但也有观点称,硬科技领域需要“挤泡沫”。一是要在市场上寻找到真正属于“硬科技”的创新企业,而非停留在工业工程技术上的创新;二是投资机构也需要做到对“硬科技”企业的长期陪伴。
“大家都在投硬科技了,但是真正能在早期介入并且长期陪伴硬科技企业的投资机构,数量还是不够多。资本能不能对硬科技做到长期投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米磊说。
在他看来,一方面,这与LP的态度有关。“LP给不给时间、有没有耐心,如果不能满足,整个基金周期就会比较短。”
另一方面,在米磊看来,硬科技投资周期长、回报慢,极为考验投资人的耐心。
“大多数的机构还是看财务指标,硬科技能上市、能实现退出,但如果不能完全把握科技创新的规律,投资人看不到短期回报,可能就没有耐心继续投了。”他提到。
米磊认为,投资机构要做耐心资本,一方面是被投企业的成长周期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投资回报的考虑。
“很多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平均年龄大概在14岁左右。如果从天使轮开始投,要等十五六年被投企业才能上市,再到解禁退出,平均下来十六七年。”他举例提到。
“当然,对于退出和回报,LP可能也有要求,但不做耐心资本,是获得不了一个更高的回报的。”米磊说。
近年,LP国资化情况越来越明显,国内LP结构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国资成LP主导力量,政府引导基金占据国内PE/VC存量基金规模的半壁江山。
对于LP国资化,米磊认为,国资会起到背书作用,但同时,国资LP相对市场化LP容错率更低。
“所以我们也建议,政府引导基金适当降低一些返投的要求,更能保证企业质量,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米磊认为,GP要为国资LP创造财务回报,但过于看重返投可能将影响整体的投资效果。
长期投资才能穿越短期波动
在过去一段时间,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机构进入了低迷时刻。
自2023年8月,IPO、再融资收紧,证监会称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二级市场的变动极大地影响着一级市场,联动效应显著,投资机构如何应对上市退出渠道收窄?
米磊认为,投资周期拉长,有助于平滑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
“我们相对来说是投得都比较早,基本上投完之后被投企业平均10年才能上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短期的IPO市场调整对长期投资的机构影响就相对较小。”他提到。
就在上个月,创投领域迎来政策“甘霖”。国务院办公厅6月19日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创投17条”)。围绕培育创投主体、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引导与差异化监管、健全退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等五大方面提出17条具体举措。
内容涉及要求要培育多元化创业投资主体、加快培育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发展等。
米磊认为,“创投17条”的出台对行业而言是重大利好,表明高层对创投行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我觉得‘创投17条’的出台是第一步,后续国家一定还会持续去推动创投行业的发展。我们也希望看到细则的执行落地,当然这可能也需要一个过程。”他提到。
米磊认为,推动创投行业发展,还要从募、退两方面发力。
“募资方面,让更多的资金进入到一级市场,不管是从要推动更多的母基金,国家级的母基金,市场化的母基金,让银行和保险,而钱进到这个一级市场,长期资本的进来。
退出方面,则有赖于二级市场的活跃,“二级市场流动性要起来,IPO常态化,退出才能够正常”。
“就像雨水多了,森林生态变化,植被也就生长得茂盛。投资机构的成长,一定是在市场中锻炼出来的。只要市场中有充足的‘活水’,慢慢地就会有一批专业的投资机构成长起来。”米磊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周楠
科创资本论 相关阅读 大力培育耐心资本,有哪些潜在发力点我国金融体系已经不缺总供给,缺的是在期限特征和结构特征上匹配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金融供给,这就是发展“耐心资本”的必要性和空间。
聚焦二十届三中全会 07-24 21:06 科创板开市五周年 超57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5万亿元市值超过百亿的上市公司超130家,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共计4家。
07-22 16:22 对话华泰联合董光启:“硬科技”领域并购将持续升温 | 科创资本论“在各项鼓励和支持政策下,可以预见,‘硬科技’领域的并购重组将持续升温。”
07-22 08:50 对话兴业证券徐孟静:对“硬科技”的认识在逐步深化细化|科创资本论“科创板成立之初即强调‘硬科技’定位,但具体什么是‘硬科技’,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细化的过程。”
科创资本论 07-22 08:53 对话金浦智能田华峰:理顺募资与退出端市场机制,可打通资本与创新“双循环” |科创资本论“耐心资本需要耐心LP配资股票开户,不能对着GP呼唤耐心资本。”
科创资本论 07-22 08:4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实盘配资门户观点